旧版 English

前沿工程讲堂|第26讲:杜晓勤教授主讲“白居易《长恨歌》诗意解读与艺术欣赏”

环球360游戏 - 360环球在线注册
 

2023年9月23日晚,“前沿工程讲堂”第26讲在第二教学楼401教室举行。北京大学中文系杜晓勤教授讲授“白居易《长恨歌》诗意解读与艺术欣赏”专题课程。

杜晓勤教授主讲“前沿工程讲堂”

杜晓勤教授首先从白居易及其诗歌创作成就讲起。“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是杜甫之后杰出的写实性诗人,新乐府诗派的领袖他继承并发展了《诗经》和汉乐府的写实传统,沿着杜甫开辟的新乐府诗体道路,进一步从文学理论和创作上掀起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写实性诗歌创作高潮。其诗歌作品可分为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长恨歌》是最能体现其诗歌创作成就的长篇叙事诗之一。

接下来,杜晓勤教授讲授《长恨歌》的创作背景,并结合相关历史典故文物遗址、版画资料以及记载逐句进行诗意解读。《长恨歌》创作于元和元年(806),白居易时任盩厔(今陕西省周至县)县尉陈鸿、王质夫共游仙游寺时,联想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由此而作《长恨歌》。诗歌全文可分为四个篇章,第一篇章描写二人相遇相爱,以及由此带来的荒政乱国之形第二篇章讲述安史之乱爆发,大唐倾颓玄宗逃难,被迫赐死贵妃;第三篇章描写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最后篇章为白居易结合历史典故联想而描写玄宗派方士觅杨贵妃之魂魄,展现二人天人永别的刻骨思念

课程现场

随后,杜晓勤教授结合白居易自身爱情经历对《长恨歌》感情基调转变进行分析全诗从首句“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的政治批判,到尾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哀愁感伤之间的情感变化与白居易自身经历有关白居易出身于官宦之家,于19农家女子湘灵作《邻女》,而他与湘灵的恋情由于身份悬殊一直被白母坚决反对。白居易27岁与湘灵分别,写《寄湘灵》《韩闺夜》与《长相思》等诗白居易将自己对于爱情的忠贞相思之苦注入《长恨歌》因而诗歌的感情流露由批判转向伤情。

最后,杜晓勤教授《长恨歌》的主题进行赏析《长恨歌》的主题具有复杂性,既有国破家亡、重色误国之“恨”,又有恩爱不长,天人永隔之“恨”;既有批判、讽谕成分,又有同情、歌颂成分。其主题的多让人们在日常平淡生活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与情感的可贵,这也是《长恨歌》多次被改编成戏剧、小说、影视作品,在国内外广为流传的原因

互动交流

杜晓勤教授对白居易与《长恨歌》的讲授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引人深思在授课结束后的互动环节,同学们就长恨歌在历史与现今的影响程度问题与杜晓勤教授展开热烈探讨。

返回